字級
- 大
- 中
- 小





鳳山佛光金剛發願 以師志為己志
2023-04-30
佛光山鳳山講堂住持覺海法師,為了讓鳳山講堂佛光金剛護法們如理如法的護法衛教,4月29日特別為37位舊雨新知金剛們授課,確實踐行星雲大師提倡「集體創作、制度領導、非佛不作、唯法所依」的宗門思想,落實以師志為己志的願力。
覺海法師、有悟法師、滿尚法師、覺應法師、知遠法師帶領佛光金剛於2樓大殿禮佛。覺海法師致詞提及,感謝佛光金剛們以時間、精神和體力護持法身慧命之家,隨時協助佛法的弘揚。
「金剛護法護持什麼呢?」覺海法師指出,星雲大師的教導,金剛護法要:護法不護人、護佛不護神、護眾不護私、護道不護情。
法師提醒佛光金剛謹記:我是「佛弟子」,要懂得依法不依人,大師希望我們都是正信佛子,要將這顆種子深植於八識田中。法師舉例,佛光山開山,所用的油漆由永記油漆公司張添永、張雲罔雀夫婦捐獻,張雲罔雀強調,做功德以佛法為對象,不以人物為對象。
「佛法的慧命在大眾,第一就是要皈依佛、法、僧三寶,三寶之中的僧寶就是和合大眾。」法師提醒金剛,法師即是佛教大眾僧團的一分子,應該護持大眾,而不能因為護一人、一寺,而忘記了佛法。
佛門常說「打齋供眾」,供眾就是供養大眾,廣結善緣,而不是專為某一人。佛法應在大眾中求,在大眾中成就的佛法,才能大公無私,不偏不倚。
覺海法師說,進入佛門,主要的就是要追求「真理」,聽聞佛法大道,做為一個真正正信、正見的佛教信徒,護持真正有道者才是重要的。
正信的金剛護法居士不僅福慧雙修,還具有允文允武的能力。「未成佛道,先結人緣」,真正的修行,就是為人服務,就是發心利他。
覺海法師感謝金剛護法們,守護著寺院的安全。也再次叮嚀,菩提心易發,恆常心難持,要佛光金剛「投入才能深入,付出才能傑出;磨練才能熟練,耐煩才能超凡。」
覺海法師勉眾,大師說,修行在日常生活中,我們緬懷大師,就應該將大師「三好、四給」精神理念實踐於日常生活中。修行重要的是心靈燈光要亮起來,無論做人、做事或說話都要有佛法。
「有人請你當義工,一定有因緣。」法師說,是過去自己曾發心要行菩薩道,才有機會與大眾結緣,我們要珍惜、把握「廣結善緣,才不枉費這一期生命。
輕鬆的座談交流,安排茶藝班老師以茶香饗眾,品茗中,播放影片由法師詳細介紹「佛光山是一個怎樣的道場?」、「佛光山的宗風是什麼?」、「佛光人必修的功課是什麼?」、「如何認識佛光山?」讓佛光金剛深入了解,星雲大師所創建的佛光山。
覺海法師、有悟法師、滿尚法師、覺應法師、知遠法師帶領佛光金剛於2樓大殿禮佛。覺海法師致詞提及,感謝佛光金剛們以時間、精神和體力護持法身慧命之家,隨時協助佛法的弘揚。
「金剛護法護持什麼呢?」覺海法師指出,星雲大師的教導,金剛護法要:護法不護人、護佛不護神、護眾不護私、護道不護情。
法師提醒佛光金剛謹記:我是「佛弟子」,要懂得依法不依人,大師希望我們都是正信佛子,要將這顆種子深植於八識田中。法師舉例,佛光山開山,所用的油漆由永記油漆公司張添永、張雲罔雀夫婦捐獻,張雲罔雀強調,做功德以佛法為對象,不以人物為對象。
「佛法的慧命在大眾,第一就是要皈依佛、法、僧三寶,三寶之中的僧寶就是和合大眾。」法師提醒金剛,法師即是佛教大眾僧團的一分子,應該護持大眾,而不能因為護一人、一寺,而忘記了佛法。
佛門常說「打齋供眾」,供眾就是供養大眾,廣結善緣,而不是專為某一人。佛法應在大眾中求,在大眾中成就的佛法,才能大公無私,不偏不倚。
覺海法師說,進入佛門,主要的就是要追求「真理」,聽聞佛法大道,做為一個真正正信、正見的佛教信徒,護持真正有道者才是重要的。
正信的金剛護法居士不僅福慧雙修,還具有允文允武的能力。「未成佛道,先結人緣」,真正的修行,就是為人服務,就是發心利他。
覺海法師感謝金剛護法們,守護著寺院的安全。也再次叮嚀,菩提心易發,恆常心難持,要佛光金剛「投入才能深入,付出才能傑出;磨練才能熟練,耐煩才能超凡。」
覺海法師勉眾,大師說,修行在日常生活中,我們緬懷大師,就應該將大師「三好、四給」精神理念實踐於日常生活中。修行重要的是心靈燈光要亮起來,無論做人、做事或說話都要有佛法。
「有人請你當義工,一定有因緣。」法師說,是過去自己曾發心要行菩薩道,才有機會與大眾結緣,我們要珍惜、把握「廣結善緣,才不枉費這一期生命。
輕鬆的座談交流,安排茶藝班老師以茶香饗眾,品茗中,播放影片由法師詳細介紹「佛光山是一個怎樣的道場?」、「佛光山的宗風是什麼?」、「佛光人必修的功課是什麼?」、「如何認識佛光山?」讓佛光金剛深入了解,星雲大師所創建的佛光山。
最新消息
國立菲律賓大學副總校長 看見佛光山慈悲化世
2025-08-29怡保佛光山抄經修持 一筆一畫抄寫中安定身心
2025-08-29東京佛光山佛學講座 體會禪的智慧與修行
2025-08-29《星雲大師全集》【講演集】 講演集──緣起與還滅.從入世的生活到出世的生活4-4
2025-08-29瑞典佛光人友寺交流 對話增進合作
2025-08-28Z世代走進寺院 用佛法找回專注與力量
2025-08-28首屆國際青年佛教學者論壇 野呂靖解析華嚴日本本土化及影響
2025-08-28首屆國際青年佛教學者論壇 柳幹康解讀永明延壽思想及影響
2025-08-28首屆國際青年佛教學者論壇 伊吹敦談禪宗「南頓北漸」
2025-08-28首屆國際青年佛教學者論壇 木村清孝展望東亞佛教研究未來方向
2025-08-28
相
關
消
息